缓粘结,既不是时尚圈的小美眉,也不是IT界的大精英,但绝对可称上是工程结构领域的“理工男”!预应力是他的DNA,有粘结、无粘结都是家族之成员。虽然身为青年派,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!
缓粘结经过勤修苦练掌控了核心技术胶粘剂的制备与涂装,走过了工厂化的生产线,经受了装卸奔跑的颠簸,挺过了布筋环节的穿梭与拉拽,扛住了混凝土浇灌时的挤压与振捣,打通了完美“张拉”第一关!缓粘结,这位俊朗的“理工男”,终于取得了晋级“大力神”的通行证,挑战是否配得上工程结构形象的代言权!来吧!完全固化(产生粘结的必要条件)必定成为你要通的第二关!
无粘结顾名思义没粘结;有粘结灌浆完成即粘结;只有缓粘结因要承担无粘结预应力生产环节良好的质量控制、施工现场简便的流程操作与质量保证,又要具备有粘结预应力粘结锚固的良好力学性能,故需要在张拉结束后设置一定的时间完成后期固化,以便于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通过肋产生有效咬合力,实现预应力的完美传递。
胶粘剂不愧被称为缓粘结预应力的核心竞争力!它不仅决定着缓粘结的完美“张拉”,同时更是缓粘结完全“固化”的不二命门!何时固化、几时完成都取决于胶粘剂的配方设计。春夏秋冬昼夜交替、大江南北不同地域,梁板墙柱现筑后浇,无一不是胶粘剂完成固化的关键因素。数万次的试验测试、十余年的实践验证,材料、时间、温度、强度已然沉淀成了技术人员的老友……
是啊,缓粘结要通好“固化”第二关,潜心修炼技术勿怠慢!